專題記者 / 龔千容 李怡蓉 簡鈺璇 林佩雯 鄧舜之 翁浩雯
政大八十五周年校慶運動會,是運動員熱血揮汗的地方,更是各系啦啦隊展現青春的園地。一早操場旁就聚集身著紅肚兜的哪吒和帶著面紗的茉莉公主,他們複習著舞蹈與口號,準備在比賽中展現練習近三個月的成果。今年體育場內的吶喊依舊,但今年只剩九個系參賽,比起去年少了兩個系。這樣的現象在校園內引起廣泛討論,同學憂心啦啦比賽是否還能繼續下去。
政大啦啦從競技到創意
啦啦隊比賽是政大每年校慶運動會的重頭戲。鑒於競技啦啦危險性高,隊員容易受傷,加上政大缺乏完整制度、萬全設備與專業師資。自民國97年起,比賽形式改制成創意啦啦。
競技啦啦與創意啦啦差別主要在於技巧難度。競技啦啦可有約二到三公尺的空拋及旋轉動作;創意啦啦高度限制為兩層兩段,二層指的是兩位啦啦隊員一起完成的技巧,底層如果手打直,上層就只能平躺;如果底層手在胸口高度,上層才能站在底層手上。如果創意啦啦比賽中出現拋、接動作或高度超過直立身高1.5倍者,將會被扣分。
比賽方式的改變影響教練的訓練方式。新聞系啦啦黃教練表示,競技啦啦著重高難度技巧;創意啦啦重點在於舞蹈排練,此外,競技啦啦的團結性比創意啦啦強,因為競技啦啦少一人就無法完成技巧,再加上擔心上層安危,會特別專注練習,失敗也會互相鼓勵並加緊練習。而創意啦啦強調舞蹈,舞步學習較為自主,在家就可以練習,自己只要把自己的動作記熟即可。
政大競技啦啦社員李至千表示,兩者都需要相當多的練習時間,只是練習重點不同。創意啦啦重視整體畫面及走位配合度還有舞蹈創意性,最重要的是和道具、音樂的配合。競技啦啦以五大元素為主:口號、技巧、跳躍、翻騰、舞蹈,講求穩定度、質感、難度、展現度。評審要的是一個難且穩定的技巧,上層的笑容展現跟自信到位,而不是道具配合。
粉墨登場-華麗外表下的隱憂
創意啦啦講求「創意」,參賽隊伍用盡巧思,以故事串連舞蹈,並製作精道具穿著華麗裝扮。
就服裝而言,競技啦啦由於比賽中含有高難度技巧,服裝大多選擇貼身彈性的啦啦隊服;創意啦啦則會搭配主題作變化和妝容,以誇張造型吸引觀眾注意。道具方面,競技啦啦大型道具較少,以簡單的口號板、旗幟、彩球為主;而創意啦啦根據主題、舞蹈內容搭配大型道具增加可看性。
創意啦啦評分標準上「創意編排」占極大比重,因此各參賽隊伍對於製作道具要求也越來越高。然而,大型道具的製作需要大量時間與金錢。新聞系啦啦黃教練說:「為讓舞蹈豐富,道具與服裝不可或缺,且往年都是有精美道具的系得名,這樣會讓其他系為了得名也跟著花錢與時間做道具。」
由於大部分參賽隊伍的大型道具只使用一次,事後道具的處理問題也常造成參賽隊伍困擾。而每年參賽隊伍的主題都不一樣,大型道具的花費不容小覷,每跳一次動輒上萬。在競技啦啦時代,各系學會通常只要負擔教練費及租借的服裝費,但改成創意啦啦後,道具花費越來越多。
體育室表示,各系求勝心切,教練費、道具費花費不少,但在學校經費不足的狀況下,補助著實有限。目前看來,經費的使用主要是為了追求名次,未來將考慮於現行的排名之下,增設不同獎項,讓各系除了爭取優秀成績外,也能以不同方式參與啦啦隊比賽。
而今年學校體育賽事獎金制度都取消,啦啦隊的補助也減少。今年啦啦隊人數超過35人的隊伍補助由一萬五千元變為一萬元,比去年少了五千元;人數少於35人的隊伍補助也由七千元變為六千元。而今年國貿系啦啦總支出超過八萬;新聞系則是用了六萬五千元左右。
啦啦之聲-來自各方的說法
往年從不缺席啦啦比賽的教育系,今年卻沒有參加。教育一張家淇認為今年教育系缺席原因可能為上學期的文化盃及教育系的營隊活動太過頻繁,導致參加人數不足;另外,由於參加比賽所需金額過於龐大,對系學會來說亦是負擔。
英文系啦啦隊負責人羅峻豐表示,因為參加人數不多,甚至沒有學弟想跳,而由女生作底又太過辛苦。此外,啦啦隊的花費不低,倘若人數不足,對系學會而言亦是一種浪費。
心理系前系學會代表張莛育表示,自從競技啦啦轉型為創意啦啦後,心理系決定不參加的原因是,創意啦啦強調所謂的「創意」,因此除去舞蹈及技巧,衣服與道具更需要花費時間和經費,比當時準備競技啦啦相對辛苦。
體育室啦啦隊比賽的負責老師呂潔如回應,參賽隊伍減少與補助金的變少不一定有直接關係,而學校給予的補助多屬獎勵性質。另外,她也提到,以觀眾和同學的角度來看,大型、華麗道具很吸引人,能帶動氣氛,而都是道具精美的系得獎,這當然會讓人產生道具好即得名的聯想,但動作確不確實、舞蹈編排的連貫性是評分的重點,道具完全不是評分的考量。
呂潔如說體育室已在每年創意啦啦啦講習會上強調「道具不是比賽的重點」,可是宣導效果有限。一是因為各系都外聘教練,依循教練的編排與指示,非同學自己的創意展現;二是各系看待比賽的程度不一樣,像地政系就會動員所有人,組織分工,來完成演出。而當同學想呈現最好時,學校也難要求其大型道具不上場或限制花費預算等。不過,體育室目前有考慮在每隊參賽人數上做調整,希望讓人數少的系也能參與。
雖然花費變多,但仍有些系持續參與這項比賽。像地政系為傳統強隊,曾經連續三次獲得冠軍。地政一陳霈慈表示,從一年級開始就被灌輸了啦啦隊比賽是地政系的傳統,自然而然也有了延續下去的念頭,即使過程並非總是愉快,但能和大家一起努力仍是一件很值得驕傲的事。
而新聞系雖然例年來成績並非名列前茅,但是今年新聞啦啦負責人蔡承祐認為,這是為了幫系上爭取榮耀,即使沒有得獎,啦啦隊比賽仍然是個可以促進系上團結感的活動,因此決定接下這項任務。
啦啦的未來與展望
從競技啦啦改成創意啦啦影響的並非只有檯面上的因素,其牽連相當深廣。然而,無論是校慶啦啦比賽改制,或是評分標準的改變,都沒有絕對的好與壞。只是參加的系所數漸減,未來政大校慶創意啦啦比賽將何去何從?最重要的應是凝聚校方與學生之間的共識,摸索出一條能使雙方滿意的道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